屹立大埔滘一甲子 小村莊永埋豪宅下

位於大埔公路十二咪半的乾坑(樟樹灘村),五戶村民今日正式遷離居住和耕作半個世紀的家園。

乾坑位於大埔公路12-12咪半(可參考:祟基學院為11咪半,松仔園為14咪),在50年代起有人居住。現今的乾坑由兩部分組成,包括「樟樹灘」巴士站佛像旁邊上去的小路,另一部分是乾坑河旁的河谷,總共有15戶居住。

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乾坑現存的私人地段大部分土地原屬樟樹灘鄉(包括了現今的樟樹灘村、大埔尾村及赤坭坪村)江氏家族擁有,後來漸漸分拆、售予不同人士及商人。亦有人興建了三棟丁屋(千霞別墅),但已經補地價出售成為一般村屋。而村內亦有三座私人大宅,周邊土地通過短期批租的方式成為大宅一部分。現時村內一共有10個私人地段。

根據村民所述,大部分村民都在1950-60年代遷入乾坑。二次大戰後,香港、九龍市區人口大幅增加,鄉村人口亦有所增長,由於當時城市化未發現時成熟,殖民地政府為鼓勵市民開發新界土地耕作。除了由原居民擁有的《集體官契》舊契農地、祖堂地外,政府亦會向市民出租官地並發出牌照,是為「租用官地牌照」(Crown Land Permit),俗稱「農地牌照」。

乾坑多幅耕地當年就以這種形式批出,村民陸續來到這裡生活和耕作,最長的已經住上四代人。當時他們都會為自己的農地命名,千霞小路上、黃氏的農地稱為「嘉密園」,而乾坑河邊、曾氏的農地就稱為「生生園」、許氏的農地則命名為「雲峰園」。

乾坑倚著大帽山,村民一直就利用山水維生,開山劈石、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據「嘉密園」的阿黃所述,起初大埔道旁建築極少,救護員、消防員需要打電話時,都要問「嘉密園」借電話。

村內的農業以果樹、雞棚、豬棚為主,部分種子和技術則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KAAA)傳授,產出就拿去大埔墟、太和市為襯墟,部分果實亦會向大埔道沿途的客家婆婆銷售,她們也會將收集到的作物拿去大埔滘碼頭、大埔墟擺攤。

村內的小童則會到樟樹灘場的「樹人學校」就讀。另外大埔道13咪半的對面亦有一間聖基道兒童院,內設一間基石小學。

後來,政府政策不支持本地散養禽畜產茶,村民亦相繼放棄。現時村內的農業以少量果樹、小型耕作為主,村民亦從事不同種類的工作,例如園藝農業、運輸等。

根據《集體官契》、《丈量約份地圖》及附屬文件,村內在80年代開始有丁屋及洋房發展,這些項目也沒有特別對其他村民造成影響,不過與今日的地段索引圖對比,發現多幅私人土地均變成官地。

其後村內有不少土地均以短期租約或農地牌照形式租出,但部分租約在回歸前後被取消,也沒有續期。由於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登記寮屋或牌照屋內,所以即使未有續租,土地也不需要被徵收。

在規劃上,乾坑地區緊貼大埔滘山谷,大埔滘是香港罕有的原生森林,故被劃為自然保育區。由於乾坑已有一定人為開發,故被列為綠化帶。但村內的乾坑河兩旁,至今依然保持森林景觀。

寧靜的鄉村生活,被突如其來的發展劃破。政府於2015年9月通過乾坑由綠化帶、保育區改劃為住宅(丙)的中低密度豪宅地,並納入2016年度的賣地計劃。

當時城規會並未有明顯的反對聲音,亦沒有村民表達不遷不拆的訴求。地政總署同年年尾突襲乾坑,進入多個村民家中進行登記,在建築物上寫上不同記號,乾坑村內十多戶村民直到地政署走入屋內登記時,才知道自己家園即將被徵收,並將分批拍賣予地產商起豪宅。

2016年9月,地政更在不顯眼處張貼告示,要求三戶村民12月前清空土地,供政府發展之用,又為裡建築物、家園和種植的樹木進行登記,有老村民剛剛才知道自己家園即將被一分為二,而死線就在今年12月;另有六戶則需要在2017年下半年前進行清拆。非賣地範圍內的數戶,土地用途亦已被改劃,將來可作住宅發展。當時,仍有村民未獲得任何安置。

整個被改劃的地段佔地約2.57公頃,其中1.2公頃將會分兩次被拍賣。不過,在規劃署的圖則可見,無論是賣地範圍抑或擬發展範圍,都「剛好」不會觸及區內的私人土地。

村民居住土地以官地、牌照地為主,大部分居住在寮屋裡。由於資訊不流通,當規劃圖在城規會審議時,並沒有人提出反對;去年區議會討論此項目時,只有當區區議員只提出要為附近原居民村樟樹灘村保留一塊風水石。

地政總署2020年8月27日收地

土盟2016年尾介入乾坑收地事件,這四年裡,村民最初堅持拒絕不合理的拆遷,抗議政府在未有諮詢村民下,隨意將村民家園規劃為豪宅區。村民先經過申訴部提出抗議,亦親自去過大埔地政處示威;在2018年的土地大辯論其間,村民亦積極參與不同行動,表達對保留鄉村生活的訴求,以及政府由上而下的任意規劃不滿。

這個拆遷計劃在村民不斷抗議下,不斷延期,最終發展局及地政總署在2018年改動政府清拆行動的安置發津貼方案,將非人住屋納入房協計劃之中。此舉令到村民受到一定的居住保障,然而政府始終無法回應村民對保留鄉村生活方式的訴求,這個爭議在橫洲、新界東北依然持續出現中。

無視村民困境的區議員,2019年被人民的力量拉下台。到了2020年,地政總署再次開動推土機,更不顧疫情,繼續收地行動,長年抗爭的村民身心疲憊,不斷爭取延期之後,終來到最後一天。「不遷不拆」的願望落空,將會分別安置去不同公共屋邨,亦有村民通過農業遷置繼續「耕住合一」的鄉村生活方式。

在收地範圍以外村民,同樣是不公義規劃的受害者,未來需要與地盤同住,繼續受到財團的威脅,命運仍是未知之數。

收拾細軟,永遠離開當日篳路藍縷六十年的家鄉,地政人員用大鐵槌打破窗口和將村民興建的大閘上鎖。即使安置補償塵埃落定,心中千言萬語,依然一言難盡;對不公義拆遷的抗爭,不會因為今日收地而終結。堅持民主規劃、永續城鄉共生,仍然是每一位土地運動的參與者——包括村民和組織者,繼續追求的理想和目標。

2020.8.27
寫於地政總署清場之後

探索更多來自 阡陌之間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