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運「油麻地菜站」接近兩個月,嘗試過各種形式後,終於找到持續經營的模式,而營運的軟、硬件都齊備,未來希望可以更順暢地運作。
閱讀全文 菜站經驗:由做批發變做散客 自種自銷與零售點互補如果你在超級市場見到來自日本農產品包裝有JA的字樣,即是代表產品是由日本農業協同組合(農協)批銷,JA 即是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簡稱。
農協在日本農業界,有決定性的角色。1947年,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推動下,制定《農業協同組合法》,維護個體農戶權益,同時推動自主、自立的農會平台,開展合作事業。
閱讀全文 日本農產包裝印著的「JA」,到底是甚麼組織?第一次搞「農民市集」,艱難、昂貴,但也值得。
在買與賣的過程,農友用自己的產品同他人對話,也用作物回應了社會、他人的需要,肯定了自己在社會的角色,才更有力量和信心繼續耕種下去。
閱讀全文 農民市集:完墟後記話說政府上星期公佈,下星期將會進行多個市政街市檔口競投。市況差又多人失業,不少人都蠢蠢欲動想投返間,畢竟市政街市租金貴極有個譜。
與此同時,2月開始在農場種植的西瓜銷售也到了中後段。這幾個月周圍送瓜賣瓜,其實農場各人心裡面都有不同感受。昔日的農業系統以合作社主導,農夫不理好醜日日出菜站,不需要擔心如何出貨。
閱讀全文 農夫投街市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