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坑改劃事件發生後,本來與世無爭的村民只好開始搜集資料,希望指出政府規劃上的不公義,要求撤回整個賣地計劃。
在現有的分區規劃大綱圖裡,無論是市區或新界都有不少綠化地帶。根據規劃署的定義,鄉郊綠化地帶的規劃意向,主要是利用天然地理環境作為市區和近郊的發展區的界限,以抑制市區範圍的擴展,並提供土地作靜態康樂場地。根據一般推定,此地帶不宜進行發展。因此,以往不少牽涉綠化帶的改劃申請提交上城規會後,規劃署通常都會予以反對。
自梁振英上任後,包括元朗橫洲、大埔滘乾坑等多個綠化地帶先後被改劃為住宅用途。部分如橫洲般被劃為公屋發展,亦有部分會納入賣地計劃發展豪宅。在改劃綠化地帶作為住宅的政策推出後,規劃署對於綠化帶發展的意見,可謂完全相反。

在芸芸文件當中,村民發現在乾坑區內的千霞別墅其中一位業主,在2011年曾向城規會申請改劃一幅私人土地,建造防撞圍欄和小花園。
當年規劃署指,倘批准在「綠化地帶」內進行擬議的發展項目,會助長同類的發展項目入侵這個饒富鄉郊特色的地區,進一步降低這區的景觀質素。
但在梁振英上任後,規劃署就在2014年改劃這個饒富鄉郊特色的地區,發展為低密度豪宅,城規會更無視過千申述通過改劃,成為了梁振英的舉手機器。
三年之間,政府可以徹底改變立場,由反對興建小花園,改為贊成建豪宅,作出完全背道而馳的行徑。更甚是,政府逐出已定居數十年的平民, 來達成興建150個豪宅單位的目標。用居民多年心血的居所,來換成有錢人的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