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竹園周伯的生菜田

在牛潭尾的邊緣、下竹園村有一塊生菜田,周圍的土地已經全部被荒置,就剩下一塊田。82歲的周伯,成為了這一帶僅餘的農夫。周伯的父輩以捕魚維生,坦言不知自己祖籍的他,姑且說是水上人。從小到大,伴隨周伯的不是漁塘就是農田,捉魚種菜是他的專長。

周伯是常規農夫,過往一直依賴貨車將農產品送往街市,但在今年年初因為貨車「甩底」,及時得到街坊幫忙買菜,改變了銷售和種植的方式。

常規農夫跟我們現時常常討論的有機農夫不同,按照蕉徑常規農夫文哥的分享,常規農夫很多都集中只種某幾類甚至一種作物,針對市場的需要去種植,也針對植物的生長情況控制肥料和農藥。

現時的農場面積大約三斗,分兩塊田,另外劃設培苗區。一般來說,在七八月落苗培苗種第一批意大利生菜,十一月再種第二批,然後十二月先收成第一批後再落第二批西生菜。生菜出名易種植的作物,很多農場都會種。不論有機無機,都主要在冬天種植。由於生菜對日照需求不大,只要有充足水份和肥料,都能好好生長。

IMG_2326.JPG

「都差不多是獨門秘方!」周伯說,自己種生菜的方式比較獨特,種完一茬菜後,鋤地、犁田後落石灰,再將田曬乾,再用水浸,然後下種。「這樣就沒有蟲了,起碼有十幾日無蟲,今次只打了兩次蟲水便算數。」

周伯過往也會使用化肥、蟲水,但自從今年開始,稍為改變了一些種植方式:「現在基本上先會藍肥做第一次底肥,然後就用骨粉、花生麩。蟲水也少打了,因為以前街市的買手都不是是我種的,但現在是我自己的招牌嘛!所以當然也要用好一點肥料。」

藍肥呈固態顆粒,含氮、磷酐、氧化鉀、氧化鎂,通常會被農民作為「底肥」使用。所謂底肥,也就是最底層的肥料,過往農民在秋收後將翻土,並添加腐熟或者半腐熟的有機肥料,後再將土覆蓋,待冬天發酵,成為了底層的肥料,到春天農民就可直接播種。今日的農夫未必會用這種方式,所以這「底肥」也可能是在說「基肥」,即是植物最重要的養分來源。

而骨粉則是是碾碎的牛骨,含大量磷肥。分解遲緩,長效性。由於屬緩解,故宜作基肥用。花生麩則是花生通過加工榨油以後產生的附產物,施於泥土後,會有搶氮和發熱的現象,所以周伯通常都很小心,盡量不會讓花生麩與植物接觸。

IMG_2398.JPG

常規農夫的出菜渠道不多,一般都是以個體農戶的形式,通過由開菜站(合作社)出菜、經菜統處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再由買手買回街市。這個系統近年被批評多層剝削農夫,但由於新界的小農多是合作社社員,加上不過也缺乏其他出菜的平台,農墟也以有機為主,因此常規也只能繼續利用這個系統出菜,並想想如何跟大陸的特區菜競爭。

周伯過往也是經菜統處系統出菜,但價錢卻愈來愈低。以2017年11月28日VMO批發價格為例,西生菜平均$6.2/斤;但他在菜園直接銷售的的西生菜,每斤可以賣10至15元,而且不用支付貨車費用。今年開始,他決定不再將菜批發到長沙灣,直接在義工安排下賣菜,相信收入必定比以往有所提升。

「地產地銷」能否作為振興農業的新導向?聽起來是的,不過老一輩的常規農夫很少直接在市場面對顧客,因為對農夫來說,銷售佔用的時間就不能落田了,所以農夫通過菜站(合作社)出菜,以菜站作為儲蓄互助、銷售的平台,自己就能專心追求作物產量。常規農夫由VMO系統轉化做地產地銷,這陣痛期可能比有機農夫還要長;甚至即使本來已實行「地產地銷」、「產地直送」的新型農夫,有時也不得不返回菜站交菜(可能是借戶口)。

無論如何,常規農夫的經驗、手得和技術,即使在有機農業裡,也能應用起來。順天而行,才是農業永恆不變的道理。

探索更多來自 阡陌之間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