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公民社會最熱鬧之時,每月甚至每週各區、各團體都舉辦大大小小講座、沙龍,讓其他朋友都有機會認識不同議題,促進跨領域的合作。然而由於公民社會的萎縮,加上疫情無法舉辦公開活動,這類型曾經令不少人認識其他議題的沙龍漸漸式微。
由今個月開始,阡陌之間將會每月進行一或兩節講座、沙龍或訪談節目,於Facebook實時串流直播,圍繞農業、土地規劃、社區、寮屋、生態等不同領域,邀請不同界別的組織者、從業者,分享相關知識。有疑問或回應的朋友,可以即時留言發問。沙龍完結後,完整影像版將可於Facebook及YouTube重溫,另設有聲音版於Spotify及Apple Podcast重溫,方便大家在煮飯、落田可以齋聽唔睇。
另外,我們也會重新上傳昔日一些相關講座或沙龍,讓大家可以與今日的情況作出對讀。首個重溫的是「香港農業論壇—2018新農業政策」,當年由香港有機生活社主辦、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城大GROW Project、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朱凱廸立法會議員辦事處、香港里山倡議研究所聯合協辦,基進報導提供串流直播。
《新農業政策》由政府在2014年開始展開諮詢,到了2016的《施政報告》逐步公佈多項政策重點,包括︰設立80公頃的農業園、進行「農業優先區」的可行性研究、成立5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探討工廈水耕種植及運作模式、食物安全和本地新鮮農產品的市場推廣等。
然而,本地農業發展仍然荊棘滿途,如極端天氣持續,農產品失收,灌溉水源短缺,部分甚至面臨結業。加上,土地大辯論令農地命運岌岌可危,香港農業發展前景不明朗。今年論壇將以「新農業政策」為主題,共同探討未來農業發展去向,令本地農業能持續、穩定及健康地發展。
分享嘉賓(按出場順序)︰
- (時任)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廖季堅
主題︰新農業政策動向和農地利用 -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主席林志光
主題︰香港農業挑戰與傳承 - (時任)香港浸會大學生物資源與農業研究所鄭肇祺博士
主題︰農業園規劃 - (時任)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先生
題目︰農地未來
論壇主持:(時任)立法會議員朱凱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