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香港不少民主運動的參與者,隔岸或親身見證台灣的政黨輪替。不知大家當時是否如此想像:社會運動推動政權更迭、民眾用選票推翻舊政府、社運力量走入議會……
然而,在民進黨上台中央政府、持續執政中南部多個縣市,拆遷與大開發,比國民黨時代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多社區都被一種由上而下強行規劃的方式消滅和強拆。當年美麗島政治犯陳菊主政時的高雄,在2016年爆發果菜市場強拆事件;去年,我們也報導過浮洲的大觀迫遷事件;還有持續多年的台南鐵路東移收地事件、社子島開發等等數之不盡的開發、迫遷。被寄予厚望的民進黨甚至第三勢力(柯文哲主導社子島開發、時代力量對土地議題敬而遠之),也似乎與土地議題愈走愈遠,全島每天仍然有人為自己家園面臨拆遷而擔驚受怕。
屏鐵迫遷事件——威迫利誘居民簽字
「這是政府希望用這一塊土地當道路,我們是不願意。因為那麼漂亮的公有地不做道路,要用我家的土地當道路,我們訴求只有這樣子。這土地是祖先留下來的,我們很喜歡住在這裡,我們真的很喜歡住在這裡。」
本身經營山藝用品的屏鐵反迫遷自救會會長林寶戀,向我們介紹屏東車站強拆事件的始末:當地政府打算拓寬車站周圍道路,需要徵收超過20戶民宅土地。在車站出口附近的公勇路,是第一波面臨拆遷的民居。當地居民擁有這些住宅自身業權,因此政府理論上不能直接收回土地強拆;而同一條路上,有幾戶已經同意遷出,但亦有幾戶並無與縣政府達成協議。

7月20日凌晨四點,一批工程人員同當地警察,開始清拆公勇路部分「同意戶」,並且截斷水電;由於路上部分居民共用水電錶,這做法亦等同將全條路一次過斷水電。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到場聲援時,更同警方發生衝突。
因為這件事情,令到全台灣再一次將目光,聚焦在「土地正義」的議題上,尤其是近幾年,台灣中南部多個縣市開始推動將台鐵地下化或高架化,騰出土地進行城市發展。雖然大部分民眾並不完全反對進行更完善的鐵路規劃,但在土地徵收過程經常引起爭議,就好似今次事中,有居民表示自己受到威嚇,才簽下同意書,片後在網上亦廣泛流傳,引起民眾不滿。
昔日民權鬥士 今日拒示威者千里之外
屏東政府整個收地計劃,並不止公勇路受到迫遷,車站周圍的幾條街道,日後同樣有拆遷的計劃。在附近建民路經營麵粉舖的陳女士,是其中一個面臨徵收的的居民,收地不但止令她失去居住地方和鄰里關係,賴以維生的舖頭亦前路茫茫。
「建築使用執照是合法的,地是我們自己的,房子來是我們自己的,使用執照是合法的,一切都是程序合法,完全沒有違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覺得很納悶。」
公勇路強拆事件發生五日之後,一批屏東車站附近的拆遷戶,清晨五點幾就起身,坐五個幾鐘頭車去台北,會合土地正義行動聯盟(台灣土盟),在民進黨總部樓下召開記者會。然而記者會未開成,台灣土盟理事長陳致曉副教授就因為堅持不要在警方劃定的「意見表達區」進行,與警方爆發衝突並被抬走。

「人民想要表達我們的訴求、人民想要表達我們的言論,卻被阻攔在千里之外。過去民進黨是如何口口聲聲要捍衛人民的言論自由,今天遇到這樣子的抗爭、這樣的記者會而已,民進黨就派出大批警力,派出大批維安,把我們封鎖在這裡。」台灣土盟另一名成員鄭仲皓如是說。
民進黨2016年上台之後,全台灣各地的拆遷事件不但沒有減少,在各地反而愈來愈多衝突。這一天的示威行動,除了屏東車站迫遷戶之外,高雄鳳山車站地下化工程面臨迫遷的陳文華與女兒亦都有到場聲援。
鳳鐵迫遷事件——失當混亂的土地規劃
採訪隊第二日上午回到高雄,就傳來當局打算在陳家門口同附近曹公圳動工的消息。曹公圳是高雄昔日重要的農業水圳,已經有超過150年歷史,如今則成為鳳山曹公廟的護城河,以休憩空間身份服務居民。有居民表示,當日的規劃地下化計劃時,當局曾明確表示會保留曹公圳及相鄰的設施,但當日突然又話要徵收部分河邊的行人步道配合車站工程,引起民眾不滿。
「因為我們85期的鳳山鐵路地下化,要做重新規劃,配合85期的都市計劃,要增設一條新的15米道路。結果他們沒有尊重地方民意代表跟里民,擅自把原來好的地方,這是教育休閒遊樂設施要把它廢掉,我們當然不准,也不同意,我會誓死堅持到底,不可能同意讓他們這樣做。」

雖然當日政府暫時答應停工,不過之後會否繼續動工,仍是未知之數。
整個高雄鐵路地下化計劃自2009年正式動工,將多條鐵路線移入地底,並重建多個車站,當中鳳山車站是重建的三大車站之一。然而,工程進行之際,高雄市就決定重新開發車站周遭八公頃多土地進行重劃,需要徵收土地。陳文華的家,就因為道路工程面臨拆遷。
「沒有錯,都市更新是大家很期待的事情;但是政府,我們剛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的憲法就是要保障人民的財產跟居住權,而且這個是聯合國已經通過、馬(英九)總統已簽署的兩公約。這不只是台灣,也是全世界也要重視這個問題。」
「你為了都市更新,必須要先把不好的建設弄掉,然後更新,那有人會拍拍手,但在案底裡的這些老人家,你要怎樣去照顧他,這是最重要的課題。比如說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家,你把他的房子拆掉,叫他去哪裡住?」
五年前苗栗縣大埔強拆事件,導致其中一名拆遷戶自盡,其後在訴訟中勝訴,更得到中央政府特准重建家園,動工時總統蔡英文亦有到訪。偏偏與此同時,民進黨政府的怪手又開入屏東進行迫遷。盲目開發只追求經濟利益,迫使低下階層流離失所。
似曾相識的故事,在香港同台灣同步發生。到底土地正義如何才能彰顯,實在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