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收地、迫遷平民,這種不公義在世界各地仍不斷發生。看到彼岸台灣土盟的朋友,與南鐵地下化工程受影響的居民擋拆的畫面,不禁想起橫洲下星期三,即將上演同樣的悲劇。
諷刺的是,地政處表明29/7一定會拉封條,另一方面為讓村民盡快離開,昨日(22/7)才安排居民視察「特殊復耕計劃」的土地。
先稍為補一補課:由於菜園村、紫田村、東北、橫洲等村民和支援者的不斷抗爭,2018年政府在510方案(關於寮屋清拆的安置及津貼)以外,提供方案讓通過漁護署審查的村民,以不同方式復耕。
1.農業園計劃 (即蕉徑農業園)
2.農業遷置 (即「復耕牌」,自行購地建屋及復耕)
3.特殊復耕計劃
4.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只限塱原農戶)
特殊復耕是政府在新界東北針對村民「耕住合一」訴求的回應,選址新界北區五幅政府土地,以首五年租約加每季續租方式讓東北農戶復耕。

然而具體的內容與我們一直爭取的「耕住合一」大有距離:首先,這五幅地只會比照農業園提供160呎的留宿設施及80呎耕寮——當局並不願意承認農業的生活與居住需要結合,如此細小的留宿設施並不能照顧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第二,這五幅土地位置普遍在邊境的山谷,無水無電,村民有如發佈邊疆做昱荒牛;但除首五年外每年竟然必須每季續租,但凡有基本種植知識的人都知,規劃耕種最少有用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每季續租令到村民根本無法有信心去投產和種植作物。
第三,特殊復耕新針對東北發展提出,部分接受遷置的農戶早已分配好地段比較有優勢的華山園,而在我們視察時亦已有工程進行,所以這個計劃本來就無橫洲村民份(亦不為所有東北農戶所接受)。其餘五地(木湖、竹園、缸窰、缸瓦甫)完全是一片雜草,需要由頭開始重新開荒,地點偏遠,游水去深圳比出上水還要快,水電工程遙遙無期、當地附近村民反對復耕安排。

可能你會問:政府動用官地安置農戶,安排已經不錯了,不滿意都可以自行買地申請復耕牌,為何村民仍要「貪得無厭」?
非原居民原有生活被政府以利益輸送和漠視民意的諮詢破壞,面臨迫遷,安置、照顧村民日後生活的責任為何在村民自己身上?村民只想維持原本生活方式,這些訴求不只是私利,整個社會亦可以繼續生活在城鄉共生的景觀,與農業和綠化地帶共生。而發展要破壞、強行掠奪這種生活,村民堅持不遷不拆訴求被不公義的規劃凌駕,然後政府仍要由得你死,農業遷置要自己買地才可以起屋,村民拿著如此不合理的津貼和不合理的低地價,卻面對獅子開大口(村民說有3000呎農地叫價7百萬)的叫價,如何重新生活?
更重要的原因是,橫洲計劃爆出的黑幕,直到仍沒有任何人問責。公屋的需要並非不處理,但經過摸底鄉事當諮詢,橫洲項目由第一期發展棕地起過萬單位,變成拆非原居民村起四千單位,明益在旁擁有土地的地產商新世界、放生食政府同地產商兩家菜禮的ARUP。這是誰的過錯?
掠奪生活,放任人民在土地上流徙,這是獨裁者對付人民的暴政手段。橫洲村民與土盟,會繼續堅持土地正義,捍衛居住人權,反對政府由上而下強行規劃,迫遷村民和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