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牛潭尾的新興農場,每年3月至11月會種植兩茬「信心米」。有來過農場參觀的朋友大概都知,米田是由一班不同年紀的成員耕種及管理(公家田);而農場未被劃作米田的農地,則由農場不同成員自行規劃生產(自家田),作物自行銷售或自用。
農場並沒有全職農夫,大部分的耕種者都有正職。自家田如果種植得好都可以讓成員做到自耕自食,有多時也可以少量銷售,然而這亦限制了生產的規模和能力,整體產能也未用盡。
今年年中,新興農場開始一項種植計劃:在農場各個種植單位,選擇一個品種作物,集體生產和銷售。這些農地有些是今年重新開荒,亦有些是成員自家田劃出,有些是農場公家米田改劃。我們選擇了廣受歡迎的北海道牛奶粟「白龍王2號」,這款粟米甜度最高可以達16度、媲美蜜瓜、原種北海道的牛奶粟,生食熟食俱可,生食清甜而不帶草青味, 熟食甜味慢慢散發。
計劃由9月開始,由農場統一培苗,各農友按自己需要、能力、農田面積去計算自己可以種植的數量,最早一批在9月尾定植,預計12月將有收成。通過集體規劃種植和銷售,提高產量,令更多人可以品嚐這種非常好味的粟米。


種植牛奶粟範圍直徑300米內不能種植其他品種之粟米,否則有可能出現集交情況。除此以外,農場出現的蟲害也十分影響種植工作,雖然我們會使用蘇加菌防治,然而也不能完全除蟲,需要每週在每棵粟米以人手夾走蛾蟲或蝶蟲,防止牠們在開花前食爛芯。肥料方面,以雞屎肥(4-3-3或4-2-10)作為基肥和追肥的主要肥料,並加以少量豆渣和廚餘作輔助。
經過兩個多月的種植,12月將會有第一批收成。現時農場正在規劃出貨安排,除然而這並不容易,農場自行銷售固然較易回本,然而交收點並不容易安排;批發作零售利潤較低,零售商要銷售亦不容易。至於農場以外的網購交收及運輸成本過高,仔細計算後不會考慮。
初步規劃屯門一耕、農墟等單位都會供貨做零售,農場亦計劃自行接收公眾訂單,在元朗、錦田、荃灣、大埔等地安排交收點,詳情將會稍後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