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阿祖的新書《香港人食香港菜》,有幸在裡面貢獻幾篇文字,感到使命重大,也希望不負眾望,讓更多讀者可以認識本地農業的小故事。
這六七年來在不同鄉村遊走,既執起鋤頭初探農務,更多時與受迫遷或發展壓迫的村民與農夫,嘗試對抗發展洪流。這些工作並不順利,大多數參與的鄉村最終都被推土機摧毀,執筆之時,橫洲村民繼續受著地政迫害摧殘。
經常有人對我們的工作表達欣賞與感激,可是這些肯定都未能攔下任何一個項目,對受不公義對待的村民、默默耕耘的農夫而言,只求維持原本的安樂生活、繼續在山川耕種,在香港卻要被重重壓迫,成為遙不可及的理想。
今年本地農業再被眾人所聚焦,Green Objects 群組被建立後認識了梁祖堯,很快一拍即合。阿祖對耕種有熱誠和務實的技術,亦有關注本地農業的視野。成為新興農場耕種的伙伴之餘,也在這一年裡多次合作,關心被坪輋農夫面臨、農業園發展、橫洲規劃等議題。這些故事,也收錄在這本食譜中。
收成西瓜 梁祖堯犁田 蕉徑農夫分享摘豆苗技巧
社會運動之所以是社運,正是因為有難度才需要如此多人揮灑青春和生命去爭取。即使從來不是社會上最受注目的議題,但投身其中的人,清楚了解土地與社會每個持份者的扣連,體會到農業乃是生命根本,因而值得自己畢生追求、全情投入。
因此必須在此感謝作為同行者的阿祖,用自己對煮食的技能和農作物的認知,令更多人關注這些議題,自己亦投身其中,知行合一。這亦呼應時代,每個人都在自己崗位努力,落手創造更公義和理想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