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夏天除了在自己塊田繼續種粟米,也幫手種西瓜。
昨日幫西瓜覆蓋膠膜,因為見到瓜苗開始被一種名為「黃守瓜」的蟲啃食,有些連葉都接近被吃光,不再覆膜就可能生不大。今日趁空檔落粟米田夾蟲,有幾棵都被咬爛,夾得一條得一條。

現在僅是3月中,氣溫已經超過30度;對新手如我來講,可能不太感到同過往分別;但老農夫說,一熱蟲就多,這幾年熱的時間愈來愈長,以往慣常的時令作物也可能要調整。
早幾日帶行程去南涌遇上舊友,講起開始負擔起自己的田,實在責任重大。農地如人,要持續耕種、投入,才會了解每塊地的特性(去水是否容易、土壤的酸鹼度等等),從而再配合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決定合適的作物。

這幾日蕉徑農田收地危機,也看到北環綫、新田發展,想到一直支援農友村民的自己,幾年後可能變成苦主,到時漁護署的農林督察就會來到自己塊田,重做這幾日在蕉徑的行動。
了解土地需要時間,也需要學習、研究、勞力,不是開個$15/呎開耕費、用菜統處批發價可以反映到這些付出。更多知識、土地本應有的未來產值,無法在青苗補償裡彰顯;一個會將石屎和瀝青倒在農地的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和見識去評定一塊農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