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產有收獲時

平時農舍枱面都會擺著大家的農產,有時等weekend客賣、出貨、或大家自己分。自己好少種得多到可以大批出,而種粟米都很快出貨,所以當自己農產佔據了一部分枱面時感覺是奇怪的。

種唔到就固然頭痕,種到又要煩點賣。打卡張相人人like,但like又不是錢,買不到indome 。聽落不太合理,明明「人人」都想食本地菜,但中間卻沒有很多零售商會用合理價錢同農夫收,有些so call 黃店過賣三幾次之後,都不太想再賣、又或者壓價然後再大幅mark up,聽過mark up 超過一倍。

當然知香港人工貴租金貴,所以也不是想blame 零售商,本地農產也很難成為一間店面最大量的貨源。不過,耕田即使不是想發達都想可以收回成本、少少微利足矣。而且本地產和來路貨不同,外國農產產銷距離遠,運銷成本高,對高零售價感覺未必如此強烈;香港生產者和消費者距離近,對價格也會很敏感,如果直銷交收可以平零售1/5至1/4,熟客也未必會揀零售。

薄利多銷固然如是,只是作為農業初心者,產能需要一些時間建立;情感勒索親友買菜,都只是一時三刻。老實講,共購、網購試過好多次,但都不及零售去貨快。自己送上門,方便消費者但成本很高;找人送,又分薄本來利潤不高的收入。

現在才切身明白,菜站和統營制度對農戶的重要性,只需日日出菜站,不需要同買手打交道。可是今日的合作社實在不能同昔日相比,統營/公營批發的市佔率亦比以前低,要賣菜還是要靠自己。

今日去漁護署取種子和聽講座,他們向商業米農(???)推介「花腰仔」米種,其中一個賣點是「顏色會好不同,適合休閒性質的插秧、收割活動」,在種米這件事上,漁護署和業界似乎也有共識,休閒農業體驗才是收入主要來源,天價賣米實際上都只是賣個feel。而如果在米田旁邊種其他作物,靠活動出貨、地產地銷也是無可厚非。

思前想後,起碼自己做的話,還是比較傾向自種自銷,首選當然是農場活動直接走;其次菜價包油錢,轉車站/西鐵交收;店取(2成佣)也可以是第三選擇。元朗耕田當然本地優先,自產自銷仲強行做市區客都是剝削自己。

食完西瓜開車回家,黑暗來臨前的短暫時光,夕陽西下,晚霞依然美麗。反正明天肯定更糟糕,好好活在當下。

探索更多來自 阡陌之間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