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都為你留飯的地方就是家

馬寶寶農墟在十年寫下終章,雖然沒有參與馬寶寶開初的建設或營運,但對於我自己、個人來講,這個地方仍是意義深遠。新界東北不單止是一場自己參與過的運動,也是在這場運動、這些鄉村,開始了從事土地議題及農業。

東北運動改寫了很多人生命的軌跡、甚至是香港歷史的軌跡;然而亦因此,很多人在這場改變中傷痕纍纍,疲憊不堪。

上個月送別了一位街坊,後來再從其他人口中也得知幾位以前的街坊亦已老去。古洞前一期的範圍,也同馬寶寶一樣即將被夷為工地。橫洲收地之後,連朗屏邨都沒有經過過。

我們的抗爭最終沒有守住甚麼,當然那些種子是有埋下,可是失去的事物仍是失去,說了再見就不會再見。

但我們仍然想過自己想要的人生、仍然希望締造一個自己和同伴都渴望在此生活的社會。同下一條面臨迫遷的村落上城規會、點青苗、鬧地政,就是我們面對當下、回應現實的方法。

今日剛好同時也是 新興農場。牛潭尾信心米碾今年第一茬米的日子,農友堅持用場內的作物和其他農友的豬肉煮了一餐飯,就是想作為農戶的自己都要記得這種味道,唯有繼續耕種,才可以將這種味道承傳下去。

如之前所說,近年過來馬寶寶的身份有所改變,交菜成為了最主要的來訪理由,直到最後一天也不例外。起初只是幫 偽農青送辣椒油和 Beetales的少量蜂蜜,後來農墟的菜被一掃而空,又返農場將幾個字號的的農產品如 Greenland steps陸步的茄子與苦瓜帶到現場。

送貨時也帶了一包新鮮磨好的白米,想為馬寶寶及一直協助農場批銷作物的東北菜檔團隊送上祝福和感謝。我們會同馬寶寶一起繼續耕種下去,亦請東北菜檔的朋友繼續為農夫爭取好價錢。

無論大家選擇留低還是離開,無論大家現在能否相見,農夫都會繼續用香港的泥土栽種食材,為香港人的餐桌留一碗飯、一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