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是香港農業每年的旺季,除了各種港人喜愛的十字花科蔬菜進入盛產期,對從事年花產銷的花農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季節。
自2020年年宵市場開始,政府年宵不設乾貨和小食攤檔,令到部分靠年宵花市去貨的農戶大受影響,於是花農也開始各出奇謀,用盡不同方法希望可以殺出重圍。
然而2021年的打擊不僅如此,受到國際物流「大塞車」影響,貨運船期混亂,令到需要從外地入口的種子(花頭)運輸都大受影響。大約在8-9月時有花農仍未有足夠劍蘭頭種植,被迫放棄集中種植百合,新訂購的種子要到明年中才有機會到港。

另一方面,有農友指中國大陸多個城市的年宵市場繼續停辦,大陸花商或花農只能經網上出貨難以維皮,紛紛來港經花商甚至自行投檔。
今年檔口價格比去年上升超過八成,有去競投檔口的農友指,有底價數千元的檔口第一口價已叫近兩萬;一些本地花農因為無其他平台出貨,被迫「硬食」高昂租金。
同往年一樣,網店或私人年宵市場加入提供場地,然而對農戶來講,始終不及現購容易預算。桃花講眼緣,不少散客都堅持必須親身揀花再擺位,只有少部分法團、公司客會提前預留,網購已不可能。百合、劍蘭種植期相對短、價錢低,但網購接單後,即使網店或客人願意承擔運費,都必須花大量熟手人手做跟單、包裝,對以佃戶為主的花農而言,根本無力負擔,熟手技工也不多,處理訂單、儲藏等問題也多不勝數。

雖然如此,有轉型地產地銷的花農們仍有信心今年可以批得好價過好年。無法旅行的香港人們,這兩年都會趁買花的時機同時去農場郊遊散心,地產地銷漸漸成為本地花農主要銷售模式。
買花同時也有客人會去附近菜田同時直接買兩斤新鮮菜,有位於林村花場附近的菜農,在歲末日間鎮守農場直接賣蘿蔔、生菜等同農曆年相關的蔬菜,成績也不錯。
在未來這兩個月,我們將重溫《基進報導》製作的片段及全新製作短片,詳細介紹各種年花的種植技術,讓各位準買家都可以認識到年花背後的產銷過程。我們也會緊貼今年市場最新動態,同時正與各相熟花農合作,正在整合各農場的銷售資訊,在地圖上一目了然,方便各位消費者。
花農因為大量生產、需要熟練大量機器運作,去年開始與我們合作製作了一系列與農用機械教學片段,亦是少數以廣東話製作的農藝教學,在本網可隨時重溫,短片亦受到農友認可和支持,為提升整體本地從農者技術盡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