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牛潭尾下竹園的錦壆路農場最近傳出收地消息,現時耕種約2斗農田,將會有一半被田主收回。
近日田主已經在要收回的農地放置貨櫃屋,據了解,田主打算收地後發展太陽能板業務;由於在收地前已經落種,田主容許完成今造生菜收割後才收回農地。而另一半農地因為屬不同業主,暫時不會收回。
承租農田的周伯在下竹園居住、耕種數十載,一直靠批發出菜。2017年約好收菜的貨車失約,眼見大批生菜報銷之際,附近有居民組織義務協助周伯以開放摘菜方式銷菜,自此周伯以「錦壆路農場」名義轉型為開放式農場,定期開放公眾入場採摘時令產品。

其後周伯因身體問題交由兒子繼續耕種,除生菜外,冬季也提貨蘿蔔、菠菜等時令農產。
由於農場位於青山公路旁邊,交通極度方便,除了開車也有小巴、巴士幾乎直到門口。轉型開放自摘後,農場受到附近居民甚至市區消費者支持。可惜近大路也成為了農場的催命符,比起收農夫少少租,發展其他業務的收入實在無可比擬。
農場現時仍維持在收成期的開放自摘安排,未來周生仍會在剩下的農田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