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迴響花墟 遊走界限街與水渠道的香港農民

無論農曆新年、抑或情人節等日子,花墟總是被擠得水洩不通,作為香港最著名的鮮花墟市,花農的角色卻日漸淡化。到底本地農民會否告別花墟?花墟又是如何形成的?通過整合花農口述,簡單回憶這條小街道的百年賣花歷史。

在港英政府租借新界之前,界限街就是中英雙方的邊界關口。在20世紀初期,花農每日南下來到界限街一帶擺賣,漸漸聚集成墟,再於約1947年演變成鮮花批發市場,而該地亦因此取名花墟。而戰後難民潮出現後,花墟一帶亦出現了不少木屋,直到1955年花墟村木屋區大火,政府將焚毀木屋拆卸後,在1957年將原有批發市場改建為花墟公園,

據花農所述,當部分攤販主動撤退去花墟道現址,花商亦見到商機,開始於花墟道聚集,除了炒賣本地花,亦開始進口鮮花。與此同時,仍有部分花農於花墟公園一帶交收。直到70年代政府直接在花墟公園舉辦年宵市場,起初仍有檔口是本地花農,但在進口鮮花因為本低廉漸漸成為主流後,花農開始絕跡花墟公園。

由於花墟是香港鮮花的集散地區,無論零售和批發,都吸引最多人流,也方便各區花店交收,於是部分不以零售為主的花農再於水渠道聚集起來。相比本地花農每年大多數只賣一、兩造花,花墟的花商、花店就需要全年無休營業,本地鮮花不及進口的鮮花多樣化、價格低,漸漸被後者取代。

而去到過年前夕,花商與花農就會在花墟道、水渠道甚至太子道一帶爭相找位置落貨,當中發生不少衝突和矛盾。花農在花墟四處流浪,就只為尋找位置卸下辛苦種植的年花,換取全年的收入。

正於批售市場落貨的花農

後來為免與花墟的花店、其他落貨人士衝突,當局協調了34個貨車上落貨位全日輪流交收,後期再縮減至到只有18個位。隨著旺角一帶交通日漸繁忙,而居民亦對安排有很大意見,在花農的爭取下,2002年起開始花農獲當局安排於農曆年前一星期,使用旺角大球場停車場作為「新界本地花農批售市場」,並改以攤位進行,同時進行落貨交收及零售,作為重設永久批發市場的過渡安排。亦因此,如果足球總會要使用旺角大球場作小規模的賀歲盃,必須要到年初三才能接收球場使用。

雖然這個安排算是令花農能不再四處流竄,但旺角大球場在花墟道的位置,並不容易讓市民察覺,花農曾向政府爭取使用花墟道落貨或零售不得要領;同時新界的農業也因土地發展等因素不斷衰落,花卉種植比食用農產品的風險高,現時大部分仍從事種花的花農都已經是老農為主,批售市場今年(2022年)只有17檔抽籤,再加上個別沒有加入職工總會的花農仍維持於馬路上交收,但已無力抽轉花農在花墟被邊緣化的現實。

有花農適時轉換營運方式,直接地產地銷,當然也需要一定成本。但更多花農因為農場地點偏遠,若果開放花田帶來人流,也可能影響其他村民生活;當缺乏其他可靠批發通路,即使無法於球場落貨,都必須堅持於花墟一帶交收,但這日子能維持多久?有花農坦言,在現時的各種因素影響下,告別花墟是時間問題。

花農在花墟的日子在倒數中

最近同個別花農「打牙骹」時,有花農透露近日有些不明人士以賞花為名,入農場四圍影相、又問起不少古怪問題,不似是想買花的客人。與此同時,有些長年專做鮮花批發的花商,被傳媒稱呼為「花農」。另一邊廂各大商場、單位甚至貨車車隊也熱心地主動向花農提供各種優惠和場地,但到底有幾多真正本地花農能夠惠及?花農到底又有甚麼需要?

無論誰人說自己是花農都只為謀生,為「花農」二字下定義的責任不在農夫身上,而是視乎香港人最終做怎樣的選擇。你選擇相信哪些人,世界就會變成怎麼樣。

現時全港總共有128公頃的農地種植花卉,佔現時總耕地面積約17%,比例不算太少。作為農業平台,恆常組織農夫、再通過技術的展示和傳遞,讓公眾看見本地花農優秀的技藝和作物,令農產品可以得以銷售,是我們一眾農友的期許。

探索更多來自 阡陌之間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