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的三月,不少農區的桑樹都開始結果,算是一種季節轉換的象徵。
桑樹在新鄉村很常見,有些固然是農夫自己種,也有一些是被雀鳥啄食後,將種子帶去周圍播種。有些老農夫會覺得「桑」同「喪」同音不好意頭,將之斬走。
不過對中藥來講,桑樹整棵都是寶。桑葉除了用作餵蠶,也會被中醫使用入藥,止咳祛熱化痰等用途。至於樹皮、樹根亦可入藥,又稱桑白皮、蜜桑白皮。

桑樹所結的果(即桑子),也即是超級市場都會見到的桑葚,本身是一種差甜的果實。最初會是青綠色、繼而變成粉紅色、再變深紅、紫紅,最後變紫黑色,含豐富維他命等營養。
愈深色的桑子也會愈甜,一摘就會成手紅色;除了作為落田期間的小食,也有些農友會裝成盒裝銷售。不過在農墟往往只會準備幾盒,或者索性不賣,因為逐粒採摘功夫很多。亦有亦有農友會摘下深紅(未最熟)桑子加工,造果醬或整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