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蓮花)是一種古老的觀賞花,古人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形容,就是反映了荷花在泥濘中生長出來。而荷花有些品種亦可以用來做食材和包糯米飯、荷葉飯,荷花凋謝後出現的蓮蓬亦可以採收。蓮葉、蓮蓬、蓮子當然更可以煲糖水,月餅也是用蓮蓉製成,用途十分廣泛。
香港種植荷花的歷史暫不未可以考究,至少超過50年。種植荷花的花農大多數都是位處低窪、泥面較濕,容易聚水。而當中也會因為品種不同,有農夫會專種觀賞性的荷花、亦有農夫會專種用來採收荷葉、蓮藕的品種。
昔日資訊比較不流通,荷花對一些商戶來講是常見、容易買到的品種,常見的荷花品種都是中國荷花,主要有白荷和粉荷,當中又以前者比較受佛教場所、素食餐廳歡迎。近年新種的有泰國荷花(千層荷)與中國荷花最大分別,前者花瓣有多層、中國荷花就以單瓣為主。
現時進口鮮花主導市場,外地引入花種更多元化,荷花就不再成為商戶擺放的首選。2000年代起,極少花農仍會收荷花出花墟賣。現時種植荷花的農戶,大多純粹用來打卡、觀賞,另一個繼續種植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地處低窪、土地又濕的農田,在夏季的選擇不多,荷花不怕水浸、能在泥濘生長,成為了向日葵以外的觀賞花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