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嶺改劃塵埃落定

茶果嶺村最近因電影《緣路山旮旯》,吸引不少市民假日入村打卡,不過無法改變面臨拆遷的現實。

城規會8月5日《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S/K15/26》,並於日前向曾經就申訴的人士發出電郵通知。

當中受爭議的項目A1,即是將位於茶果嶺道的兩幅用地由「未決定用途」地帶、「綠化地帶」及顯示為「道路」的地方改劃為「住宅(甲類) 8」地帶,並訂明建築物高度限制為水平面110-130米。這項修訂涵蓋茶果嶺村全部範圍。

城規會認為將茶果嶺村用地改劃作高密度公營房屋發展,有助增加土地供應及善用珍貴的市區土地資源,以應付殷切的公營房屋需求。而針對區內古建築或景觀保育,當局已進行技術評估,並確定相關用地進行高密度公營房屋發展連政府、機構或社區配套設施及交通基建,在視覺、空氣流通、交通和公共運輸、樹木和景觀、文物等方面均屬可行,在土地用途方面亦能互相協調。

至於居民安置問題,補償和安置事宜超出城規會的職權範圍。政府表示會遵循既定程序,按現行政策為受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居民處理特惠津貼或安置安排方面的事宜。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第8條,城規會通過有關項目後,圖則連同載列有關申述及意見的附表,將一併呈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

城規會於今年(2022年)初展開改劃程序,地政處則同步進行人口凍結。一般而言,城規會呈交圖則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後,政府就會就主體工程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並在通過後展開工程。

以新界東北前/一期工程為例,財委會於2019年通過撥款,而收地行動於2021年展開,最近志記鎅木廠收地爭議,亦正是因為木廠位於前/一期工地範圍內。如果參考此時間表,預計地地總署將於2024-25年於茶果嶺村採取收地行動。

現時受到村民關注的爭議,包括居民能否原區安置、或者改動「510方案」的補償安排。至於有部分私人地主提出自行改劃發展的申請,再較早前亦已被城規會否決,當局將以《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區內的私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