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剛過,香港的花農們又開始忙碌起來,在農曆新年前全力衝刺,希望可以趕及花市的年花銷售。去年我們全程介紹了劍蘭的種植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站種溫,今年我們全力介紹另一種普遍的切花——百合的種植。
跟劍蘭一樣,香港的百合花頭大多數都由荷蘭、法國兩個歐盟國家進口。當地農民採收種子後,經過消毒程序,然後再加入Peat moss(泥炭土)才會落箱,並貯藏在-4度的低溫下。香港農夫訂購種子,一般都在去年聖誕節訂來年種子、甚至隔年種子,訂購後種子將會長期雪藏讓種子休眠,直至運到香港為止。
抵港後,花農會將花頭存放在約2-4度的冷藏庫,此舉是為了稍稍提升溫度,令到種子可以在櫃裡發芽。準備定植前再「出櫃」分散,每箱放約20-30粒花頭,待10-14日後即可定植。
今年百合花頭的供應並不穩定,有農友直到重陽節都尚未收到已訂購的花頭,這對年花來講時間十分緊張,尤其未來的農曆新年在1月尾,種植時間十分短。「還有全世界都知,航運因為戰爭而十分混亂,所以船期航班很不準確,最近才有改善。」信芯園不經代理自行訂購,要求提早一個月運送,所以大部分花頭已經抵港。
造成花頭短缺成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本身歐洲百合的收成不佳,其二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全球航運班其混亂,農民又無法負擔空運成本,所以現時未收到花頭的農友都十分擔憂,如果趕不到花期,就會升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