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來到11月,自己有份種的第四造粟米即將進入收成期。不過整個香港近幾日都烏雲蓋頂,不時刮風下雨,即使捱過幾十年一遇的11月颱風,陰天減低花粉活性、大雨也阻礙授粉,種出來的粟米有幾多是高品質?有幾多無法推出市場?未到正式收成,仍然存在變數。
即使未能精準掌握收成實數,但總不能完全單靠無法預料的農墟。網店訂單反應一般,零售門市取貨保守,耕田也是社會一份子,市況低迷也無法置身事外。
在這種「低水」裡面重新認識昔日想在街頭捍衛的農村景觀,當日被農友種出的16度甜味粟米所震懾,繼而漸漸投入成為農場生產隊一員。


中間發生過被野豬摧毀一切的挫敗、颱風吹襲而失收、少不了技藝未精下大量農務失誤;與此同時,也經歷過好收成、也能夠用耕種連結起更多相信農業的人和社群。到今日無論最後有幾多人欣賞、收成幾多、賣出幾多,自己仍然收穫滿滿。
今日香港看似失去很多令人值得留低的理由,我們也無法當2019年的一切沒有發生過。但參與土地運動教曉我們,一個視為家的地方,應該是你會想參與、有動力想改變的地方。
尤其這幾年一條又一條鄉村、一塊又一塊農田相繼被鏟平;聽過無數被迫離開耕耘半生土地的悲痛之後,當你站在濕潤的泥土,提起腿再踏前每步,都深深感受到這片土地的重量,也會對每一位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流過血汗的人心存敬意。
農業與工藝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面被邊緣化,在推土機前種下一切,下一秒可能灰飛煙滅。在此時此刻將生活與生計交托土地,可能連一場以卵擊石的反抗都不算是。
可是我人生所有知識、經歷與技能,都在這片土地裡累積出來。土地這件事,唯有你去開墾、播種、打理,才會開花結果、才能種出食物、才能延續生命。
在耕田再困難,也無法與更多因堅持理想、公義而失去生命、自由、家園的哀傷比擬。如果能讓在艱難中的香港人一齊被這種甜味震懾,都算是在秋天的灰暗裡,一點值得愉悅與微笑的小成就。
參與牛潭尾白龍王粟米收成節: https://sunhingfarm.com/corn
插圖設計 @oa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