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柏林影展頒發最高榮譽金熊獎的《陽光燦爛的果園》(Alcarràs)已於電影中心上映,這部電影是繼2016年台灣《太陽的孩子》後,主流院線再一次公映以農業/土地議題為背景的劇情片。
電影以加泰羅尼亞導演Carla Simón成長地La Garrocha的農村風光為背景,描述當地一個三代同堂、以種水蜜桃樹維生的農家,因為地權問題面臨失去土地、被財團開發為太陽能發電場(光電),引起家庭內部之間的衝突與變化。
劇情呼應今日世界各地的農業問題,賴以維生的土地不一定由農民擁有、大量生產的農產品在全球化之下收購價被壓低,令到農民無利可圖。農民無法從耕種獲取合理收入,又沒有其他技能難以轉行而陷入困境。
光電發展可以為農民帶來收入,卻同時令到農地失去孕育作物的能力,這些爭議也困擾一些已發展農業國家(如台灣)裡的農村。農村人口下降、大片農地荒廢,發展光電被視為農村求生的出路,但據台灣農委會資料顯示,活躍農田「種電」後他日亦將難以恢復農用。而對環境生態而言,在農地建造光電場破壞與自然共生的農地改變山川水文,也縮窄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台灣當地對光電能否被稱為「綠色能源」已開始有所反思。
與此同時,農村裡的二、三代也不一定再受到上一代「務農無出路」的觀念影響,新世代開始對土地與人的關係有所體會,反而比上一代更有動力去捍衛農田。反而有些農一二代就如電影裡的爸爸一樣,認為農業無利可圖不鼓勵子女投身,這些世代間的矛盾在香港的農村家庭裡亦有發生。
演出這部電影並非大卡士專業演員,其中飾演父親Quimet的Jordi Pujol Dolcet,就是一位耕種無法維生而轉行的文員,在電影中重現了向批發商抗議收購價太低的一幕。飾演大兒子Roger的Albert Bosch 本身就是一位桃農,導演Carla Simón認為種植不同作物的農夫都有不同氣質,水蜜桃因為容易損壞所以需要細心處理。
這部電影著重於對家庭的描述,可惜對農務與土地抗爭的著墨不深。電影現正於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4月16日13:00場次後有來自生活館及農夫進行影後座談。
鳴謝:安樂影片發行、百老匯電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