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度耕田成就:用農作物震懾消費者

10月首場農墟表現不過不失,很明顯地感受到市區的消費力薄弱,這種劣勢不僅對農產品有衝擊,而是整個零售市道因為種種因素變差。

當與「新入行」距離愈來愈遠,行業各種殘酷現實漸漸變得貼身,其中一樣感受頗深,早年經常聽人講要做「意識提升」、「改變觀念」之類,教育消費者食本地菜etc。現實是,就算當自己做返消費者時,基於種種現實(主要是錢)的考慮,自己都不會買本地有機菜。

這些口號式推廣,最終都要面對資本主義市場的殘酷現實。本地農民要生存,品質同新鮮度當然是基本盤,如果這兩件事做不到,基本上毋須討論下去。

繼而,就是產量與品種選取;做到量好大,但你做幾大都不夠進口量多,難搞。品種和質素上要選擇最獨特、非你不可、甚至進口沒有的品種,減低同進口農產的競爭。

加工升值當然也是一途,但我廚藝不精,又無加工牌照,因為不熟悉所以沒有想法。但無論如何,真正能夠令消費者心悅誠服地獻上鈔票就只有上述途徑,沒有捷徑。

與其要求消費者(不可控)改變,倒不如專注參與產出、經營自己信賴的網絡或農墟,農業回歸買賣本質。

在我所身處的圈子裡,對本地農業被視為某種政治取向的其中一部分,於是經營農業無不被投射各種道德期望:有機、環保、對(包括破壞農作物的)自然生物包容、多樣作物、協作etc。這些因素早期影響很大,到最近,決定阻止一切投射左右自己在農務上的判斷。

舉例說,某農場/農業社區呈現予外間的印象,令到不少認同農業、綠色政治的社群都深感認同;但與此同時,這些農場或社區在日常實際操作裡面的苦頭,並沒有被外間所看見。

而將一種模式的成功,就簡單或理所當然地認為其他人都可以照版煮碗然後推而廣之,絕對是一種misread、或者是忽略每片泥土/耕種者之間的差異。

我認識的農友,都會望望自己手上的底牌、根據自己技能、以及考慮自己有無機會同能力學識新技能,然後先落決定。不要相信群眾、不要相信空泛的承諾——尤其是在沒有交易基礎下的承諾。

還有是,不需要刻意強求自己謙卑,但更要對自己誠實。識種、有把握的農產,就要有自信地種植和推銷;不熟練的領域,如果對種植的過程、經營沒有太大阻礙,不一定要學懂所有知識;如果有需要用,就慢慢學、反覆練習、學到識為止。

我們舉辦的農墟,匯聚著因應現實抱持各種堅持的農夫;也因此,也吸引著誠心地欣賞我們農作物的消費者。

例如有人一連兩墟專程來到,專程求購偽農青獨門配方的辣椒醬;還有各路熟客次次走來問幾時有粟米,這種期待完全源於對農產品的欣賞。

自己最近也有一個小成就:本來洛神花只為搞活動和自己浸酒而種,以破紀錄的2m株距種植,還要施肥,成果(花咢)異常地巨大。

誰知活動太少人報名,但花又已開,索性帶出農墟等張枱多隻顏色,意外被想整果醬的麵包師傅欣賞,也受到農友的肯定。雖然洛神花既不罕有又不昂貴,但還是深深地體會到,品質被肯定的成就感,遠遠比被灌以「堅毅」、「努力」等詞彙大。

想買洛神花的朋友,不妨DM我們,或者來農墟買。

探索更多來自 阡陌之間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